上个月,某进口车品牌三款新车在北京地区上市,同时宣布,北京地区特许经销店与北京环境交易所合作,为在2010年底前购买三款车的北京车主行车产生的碳排放买单。即每辆车行驶20000公里产生的碳排放委托北京环境交易所完成碳排放交易,实现碳中和,这成为国内首家汽车品牌为车主实现零碳行驶的案例。
这也是笔者第一次在汽车界听说“碳中和”的概念,之后在与专家的交谈中得知,在国外,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间,对碳排放指标的交易已经拥有了成熟的市场,国内现在也已起步。
至于碳中和,也叫碳补偿(Carbon Offset),是现代人为减缓全球变暖所做的努力之一。利用这种环保方式,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,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,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,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。
笔者看来,这种方式虽然在根本意义上还是企业的一种促销手段,但无论从态度还是效果上,都比“升级后的发动机减排……%”等所谓环保宣传语更有说服力。汽车是碳排放大户,而在目前环境税尚未落实的情况下,让车企